一磚一瓦都散發出柬埔寨的高棉風格,難怪會有泰國吳哥窟之稱,但有不少人對這個說法持反對意見,因為他們覺得,另一個地方更有資格獲得這代號。本文的主角是它:帕儂藍歷史公園(Phanom Rung Historical Park),全稱:Prasat Hin Phanom Rung。
如果你見識過柬埔寨吳哥窟的宏偉壯觀,可能會看不上泰國境內的高棉建筑,畢竟是鄰居,在歷史遺留下的影響,很可能會走混搭風,只不過高棉風格會更加明顯罷了。帕儂藍(Phanom Rung)在泰國東北部,不過是在班里南府(Buriram),再細化來說,它是在南隆縣(Nang Rong)。距離披邁石宮大約有150公里遠。
深入到泰國伊桑地區的游客,應該屬于極少部分,再加上交通不便是致命的痛點,比如從曼谷北部汽車站出發,大約坐車7小時才能到達南隆縣。距離南隆縣最近的機場也需要兩小時車程,算起來并不會比大巴耗時短。由此可見,這里日常接待的外國游客真的屈指可數。
不過每年的4月初,恰逢帕儂藍一年當中最熱鬧的時期,因為有一場不亞于宋干節的慶祝盛典將會隆重舉行,那就是充滿當地特色的帕儂藍石廟節(Phanom Rung Festival)。歷年的節慶流程都不盡相同,不過活動也不外乎是傳統巡演、神廟祭祀、高棉舞表演、眾人祈禱、聲光大秀、信眾游行等等。
最令人期待的還是在慶典期間的每個凌晨,數不清的人群聚集在帕儂藍,隊伍排得可長了,人們時常東張西望,似乎在盼望著什么。陽光穿透15道門的奇觀,可能只有在這里能看見。
若是追溯石廟節的起源,或許要翻閱古代文獻才能參透。據維基記載,帕儂藍的石廟節最初是訂立在每年四月的月圓之日,所有信眾聚集在一起,共同祈禱來年風調雨順。但古老的建筑材料抵擋不住風雨的侵蝕,早在20世紀70年代,考古學家發現這里的建筑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毀壞,如果不及時修繕,很可能會惡化到面目全非。
于是,當地部門開始組建團隊來負責這項艱巨的任務,值得慶幸的是發現得尚早,情況比想象中的好一些,還用不上最糟糕的遷址方案,只需在原址有針對性地進行修繕工作。在過程中,考古學家發現一個很神奇的現象,不說當時,光是把它放到今天來看也是令人咋舌。
由于帕儂藍的構造比較特別,坐西朝東,有東西兩邊的入口,而且是位于同一直線。換句話說就是可以一路直走,從東門走到西門。最為神奇的是,當時駐扎在帕儂藍的考古學家發現,一旦到了四月初的某天某時刻,一束耀眼的陽光會恰好穿過15道門。
這奇觀也不是那么容易能夠用相機記錄下來,叫人怎么想象嘛?漸漸地,這一神奇的景象也成為眾人朝圣的原因。
以下這張照片真是藝術過頭了:
從開始到完成大約用了17年的時間,直到1988年才正式對公眾開放,而且被劃分為歷史公園的范疇,成為重點保護對象。在2005年,這里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址之一。帕儂藍震撼人心的美,還真不是三言兩語能夠概括完全。
位于荒廢的火山頂,坐擁絕佳稻田視野。不只是建筑的格調,連帕儂藍的名字也是有滿滿的高棉風格。據大神分析,在高棉語里,prasat意思是山,而rung的意思是高大的,所以串聯在一起就是“建在高山上的寺廟”。
它所在的位置,其實是個廢棄的火山。海拔大約有70層樓高,當你登到山頂往下看的時候,會發現底下有一大片綠油油的稻田,不過蔥郁的樹木很可能會擋住你的視野。環顧一周有機會眺望到鄰國柬埔寨有名的扁擔山Dongrek, 這是它的大致景觀。
值得細細游玩的地方,當然是精雕細琢的建筑群了。如果要跟披邁石宮相比,這里會更多幾分滄桑感,也許是因為早于披邁石宮修繕吧。
帕儂藍歷史公園實用信息:
門票:100泰銖/人
地址:Tambon Ta Pek, Amphoe Chaloem Phra Kiat, Buriram Province
開放時間:6:00-18:00(周六日及泰國公眾假期為高峰期)
交通指南:在曼谷Mochit汽車站有班車到Nang Rong, 下車后可坐雙條車到Phanom Rung Historical Park,或者到達Buriram班里南府后谷歌導航自駕
推薦閱讀:
您也可以查詢相關關鍵詞: 泰國旅游
